第200章
书迷正在阅读:我能进入蜀山游戏、[综漫] 紫原弟弟不想打篮球了、[原神] 关于我被当成魔神这件事、[综漫] 少年成长日记、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、[综漫] 警校组决定用魔法打败魔法、[知否同人] 知否发糖日记、阴阳摸诡人、[综漫] 幸村降临帝光后、[名柯同人] 松田阵平今天也在社死
??嬴政还没来得及看清屏幕里有什么。 ??刘邦的脸就被言羽阳接力用手指挡住了。 ??“好了,这样你就能看见了,只不过是镜像的,需要你自己颠倒一下左右。” ??嬴政:...... ??系统:...... ??听到言羽阳一口就答应了嬴政的时候,刘邦还有点小慌。 ??看到言羽阳的处理方式之后,刘邦完全不慌了。 ??不愧是帝师,实在太靠谱了。 ??因为刘邦出发的很早。 ??没一会功夫他就到了阿房宫附近。 ??但是言羽阳他们只能看到刘邦身后露出的风景,没法看到阿房宫的全貌。 ??“高祖,你的屏幕上应该有一个翻转的符号。”言羽阳用另一只空着的手比划了一下。 ??“你能点一下那个符号吗?” ??刘邦依言照做,在左上角找到了一个小小的白色翻转符号。 ??他伸手点了一下。 ??屏幕翻转。 ??庞大的、尚未建成的阿房宫。 ??呈现在了众人的眼前。 ??言羽阳也将挡住刘邦脸的手指放下了。 ??众人都被这古朴壮丽的宫殿给震撼到了。 ??虽然一眼望过去,大部分都还只是地基。 ??但有许多地方都是已经建成的亭台楼阁,也被纳入了阿房宫的范围。 ??就在众人都被这景色美到失语的时候。 ??刘邦又开始了他的推销。 ??刘邦指了指阿房宫:“小周老师,感兴趣不?感兴趣朕就去给你抠块砖下来。” ??第086章 薛定谔的龙阳 ??周未眠:? ??我要阿房宫的砖有什么用? ??虽然不知道刘邦误会了什么,但周未眠觉得自己有必要澄清一下。 ??他对砖真的不感兴趣。 ??无论是来自哪里的砖。 ??“不用了,陛......刘邦同学,我对砖真的没兴趣,请放下你手里的工具。” ??“这样吗?”刘邦看起来很遗憾的样子,语气里还透着一股子可惜的味道:“这可是阿房宫的砖。” ??周未眠:...... ??阿房宫的砖他也是砖啊! ??阿房宫的砖他又不是金子做的! ??那边的嬴政越看这阿房宫越觉得眼熟。 ??这地方......这地方不就是上林苑吗? ??嬴政感觉自己抓住了刘邦的小辫子。 ??好你个刘邦。 ??居然还骗人。 ??用上林苑冒充阿房宫。 ??朕马上就揭穿你的真面目! ??嬴政装作不经意般提起的样子:“朕怎么看这阿房宫,这么眼熟呢?朕明明从未见过阿房宫才是。” ??“是啊,怎会如此?”李斯立马接话道。 ??刘邦:...... ??不知为何,心里突然有一种不好的预感。 ??“始皇,你想说什么?” ??“朕什么也不想说,朕就想问你一句。你去的是真的阿房宫吗?还是你就随便找了个地方忽悠帝师呢?朕怎么看都觉得你这阿房宫,他不就是上林苑吗?” ??刘邦还没说什么,刘彻先出来替刘邦打抱不平了。 ??“始皇,你也别怪朕说话不好听。就这种小事儿,朕的曾祖怎么也犯不上骗人啊?虽然这地儿确实是上林苑,但是你看到东西北面那三面巨大的墙了没?那不就是你的阿房宫吗?虽然朕不知道你是怎么想的,但实事求是的说,你的阿房宫确实就是修了几堵墙,将上林苑围了起来。” ??嬴政:? ??你在说什么胡话? ??他的阿房宫怎么可能就三堵墙? ??伴随着刘彻的话语,刘邦还转了转镜头,好让那三堵墙能够被人看见。 ??“一直听说阿房宫确实是只有三堵墙,今天亲眼所见才发现,原来就算只有三堵墙,这三堵墙占地面积也不小,怪不得光是修这三堵墙就花了好几年的时间。”言羽阳语带惊叹:“先人的智慧真是不可小觑,在当时这种环境下,居然能造出如此庞大的建筑。” ??嬴政上一秒还觉得是刘邦和刘彻这爷孙俩在互相打配合,下一秒,言羽阳的声音就击碎了他的幻想。 ??合着就是这三堵墙。 ??不仅是他大秦灭亡的一个重要因素,还害他被后世骂了这么多年。 ??就因为这三堵墙??? ??这下嬴政是真笑不出来了。 ??刚才在刘邦来阿房宫这边的路上,从他身后透露出的背景,嬴政也隐约窥见了十几年后的咸阳。 ??虽然只是经过了十几年。 ??但还是能很明显的看出咸阳的破败。 ??明明是大秦的首都,却已经大不如前。 ??项羽一把火将咸阳烧的直接倒退了十年。 ??但此时毕竟是汉初。 ??别说是咸阳了,举国上下都找不出一个富庶的地方。 ??就连当上皇帝的刘邦,都得时时勒紧裤腰带过日子。 ??参观完阿房宫之后,言羽阳把一直举着的手机放下。 ??举了半天,胳膊还怪酸的。 ??系统见言羽阳和周未眠这个时候已经不把它和校长当成骗子了,就准备掐断视频。 ??毕竟以后他们还有的是机会视频。 ??周未眠争分夺秒的抓紧时间,问了一个问题。 ??“汉武帝,我有一个有一点冒犯的问题,想问问你。如果你觉得不方便回答,也可以不回答。” ??刘彻很爽朗的答应了:“没什么不能回答的,小周老师想知道什么,尽管问朕,朕知无不言,言无不尽。”